石墨烯研磨分散機是由電動機通過皮帶傳動帶動轉齒(或稱為轉子)與相配的定齒(或稱為定子)作相對的高速旋轉,被加工物料通過本身的重量或外部壓力(可由泵產生)加壓產生向下的螺旋沖擊力,透過膠體磨定、轉齒之間的間隙(間隙可調)時受到強大的剪切力、摩擦力、高頻振動等物理作用,使物料被有效地乳化、分散和粉碎,達到物料超細粉碎及乳化的效果。
石墨烯研磨分散機采用德國先進的高速研磨分散技術,通過高轉速帶動高精密的磨頭定轉子使石墨烯漿料在設備的高線速度下形成湍流,在定轉子間隙里不斷的撞擊、破碎、研磨、分散、均質,從而得出超細的顆粒(當然也需要合適的分散劑做助劑)。綜合以上幾點可以得出理想的導電石墨烯漿料。
一、設備開機與參數設置
連接管路
將進料罐與設備進料口連接,出料口連接至循環罐或收集罐。
確保所有閥門處于正確位置(通常進料閥開,旁通閥關)。
啟動輔助系統
開啟冷卻水系統,調節水壓和流量至設備要求值。
如有密封冷卻,也需同時開啟。
啟動主電機
接通電源,啟動主電機。
空載運行:先低速(如1000-2000 rpm)空轉1-2分鐘,檢查設備有無異常振動、噪音。
設定工藝參數
根據物料和工藝要求,逐步調節至目標參數:
轉速(珠磨機/分散機):控制剪切力,影響分散效率和溫升。
進料流量:控制物料在研磨腔內的停留時間。
循環次數:設定物料循環研磨的次數或時間。
溫度設定:監控研磨腔溫度,通常控制在40-60°C以下,防止石墨烯氧化或溶劑揮發。
二、正式研磨分散操作
開始進料
啟動進料泵,將預混料緩慢泵入研磨分散機。
初始流量宜小,待系統穩定后逐步增加至設定值。
循環研磨
物料從出料口流出后,進入循環罐,再泵回進料罐,形成閉路循環。
持續運行,完成設定的循環次數或研磨時間(如30分鐘-2小時)。
過程監控
實時監控:
設備運行狀態:振動、噪音、電機電流。
溫度:研磨腔和出料溫度,確保在安全范圍內。
壓力(如有壓力表):異常高壓可能預示堵塞。
可定時取樣,用激光粒度儀檢測粒徑分布,判斷分散效果。
三、操作結束與清洗
停止進料
達到研磨時間或分散效果后,停止進料泵。
排料
將研磨腔和管道內的成品料完q排出,收集至指定容器。
徹d清洗
關鍵步驟:立即進行,防止物料干涸。
向進料罐加入清洗溶劑(與物料相容,如乙醇、丙酮或專用清洗劑)。
啟動循環清洗,低速運行10-20分鐘。
排出清洗液,重復1-2次,直至排出液清澈透明。
對于珠磨機,可進行“珠子清洗”程序,確保研磨珠清潔。
排空與干燥
排空所有管道和研磨腔內的清洗液。
可用壓縮空氣吹干內部殘留液體,特別是水性體系,防止生銹或滋生微生物。
停機
先關閉主電機。
再關閉冷卻水系統(防止水倒流或結垢)。
切斷電源。
四、后續處理
取樣檢測
對最終分散液進行性能檢測:粒徑、Zeta電位、濃度、穩定性等。
設備維護記錄
記錄本次操作的物料、參數、運行時間、異常情況等。
研磨介質管理(珠磨機)
定期檢查研磨珠磨損情況,及時補充或更換。